M:

【彼得堡掠影】

本就沉重略有沉闷的莫斯科在一场短暂的大雪中更显的无声。乘着昏暗令人晕眩的地铁电梯(当然我觉得晕眩的,人家能在上面看书,嗯看书而不是手机。俄罗斯的iphone普及率极低,非智能机的用户却很多),穿梭与这座除了红场外一切犹如复刻般的城市。倾斜的高楼,匆忙的脚步,更让人有些喘不过气。即使他们匆匆脚步,但是每次看到你费力的推动地铁入口的门时,都会有人来帮忙。无论身处哪,温暖的人心的介质从来不缺。

 

……(请转至旧鲁萨那篇)

 

踩着柴可夫斯基《松雪草》般的节奏,火车驶入彼得大帝的梦想。十月末暖阳下的彼得堡,脱去羽绒更让人轻快许多。秋末的寒意,让涅瓦大街少了些艺术气息,但这仍是一番繁华之景。果戈里在《涅瓦大街》一书中这样描述:最好的地方莫过于涅瓦大街了,至少在彼得堡是如此;对于彼得堡来说,涅瓦大街就代表了一切。这条街道流光溢彩——真是咱们的首都之花!阳光洒在涅瓦河上。波光的河水流经彼得堡的大街小巷。将岁月映入镜中的韵律中,从奢华富丽的巴洛克到庄重严谨的古典主义;再到越过古典和浪漫主义的自由的折中主义;随着工业的变化现代建筑也完美的融入其中。穿梭于这样的街头,犹如穿梭于时光机中,每个冰冷的建筑不再冰冷。留恋与每个建筑外,更留恋于每个建筑内。除去不同风格的内饰外,每个藏品又讲诉着不一样的故事。对艺术虽是门外汉,但对于喜欢按快门的来说,那结构,色彩以及光线的运用看的很是欢喜。当站在伦勃朗画作前,便会想到他那经典的用光。艺术总是无声无息的在生活中。孩子们仰起头认真的听着老师的讲课,我也犹如孩子般认真听着大师的述说。博物馆中的俄罗斯大妈,看到游客拍照拘谨,她便开朗的教游客摆起了POSE,引来大家的欢笑,没有拍下这一幕略有遗憾。在艺术中游走,当然不能亏待了肚子。三步一个咖啡馆,五步一个餐厅,价格也是相对便宜的彼得堡,吃便是另一种享受。很想感受下俄罗斯的酒吧文化,一个人还是不前往为好。不过早上九点仍有两三人聚在酒吧门口吸着烟,可想而知战斗民族的强悍。虽然酒吧去不得,就还是不能错过的。那便宜的真酒还是喝来挺爽的。

 …… 
 

夜晚,一场俄罗斯芭蕾是不能错过的。虽然有新的马林斯基在灯光和舞台更为出众,但对于担心会睡着的我来说,还是选择老的马林斯基感受其氛围来的合适。虽然老的马林斯基略有旧色,但仍闪耀奢华。为了能看懂,早早就下载了剧本,在剧本的帮助下,出乎意料的好看。旁座的优雅的俄罗斯妇人,不时拿起小巧精美的望眼镜。华美的演出过后,走在寒冷的彼得堡的街头,不时的拉紧衣服。恍惚间,马车停在了身边。想象着一位英俊的绅士,扶着一身华服的自己坐上马车。此时信号灯转绿,踢踢踏——踢踢踏——马车已远去。

 …… 
 
寻着陀翁的博物馆却大门紧闭,但修路的街边却成了小小市集,这是另一种惊喜。跟着《罪与罚》拉斯柯尔尼科夫(Raskolnikov)的脚步,走上木匠胡同(Stolyarny),走过科库什金桥。 这里的市井显然和涅瓦大街有着不同的画风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《地下室手记》中写:住在圣彼得堡是一种不幸,它是市上最抽象和预先计划的地方。又如果戈里在《涅瓦大街》最后写:啊,可别相信这条涅瓦大街!当我走过这条大街时,我总是把披风裹得严严实实的,根本不去注意那些迎面碰见的事物。一切全是骗局,一切全是梦幻,一切都是表里不一。 

傍晚时分,霞光下雄伟的喀山大教堂依然矗立。难道这不是最好的的涅瓦大街,这不是最好的圣彼得堡吗?


对于偷拍,我总是显得如此慌乱。掩面(*/ω╲*)——


补充阅读:

除去历史的不说,文化类可以临时抱佛脚

《晓松奇谈》,陈丹青的《无知的游历》,古典音乐之都第5,6集:圣彼得堡


小贴士:

  1. 到一个陌生城市,不能错过旅游咨询栏。里面会有免费的地图,还会有大量优惠券。

  2. 冬宫的自助购票机很方便,不用排队。时间不够的还可以先下载博物馆的APP做好规划。

  3. 马林斯基的票官网上买起来也很方便。

  4. 火车票官网上也可以买到,就是网络有点慢。

  5. 购物还是在莫斯科吧,圣彼得堡的奢侈品很少,价格是否便宜我不知道,本人不喜欢逛。莫斯科的机场免税店除了化妆品和吃的之外没有其他。而且不比市内便宜,甚至更贵。

 


评论
热度 ( 44 )

© 青锋 | Powered by LOFTER